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985 日期:2013-04-02 06:42:58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物流,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供保障。随着农业生产大户和农村民营企业的不断涌现,对农资和农副产品的运输效率、运输业户与货源的有效衔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开拓农村市场,让农村物流快速“转”起来?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25日,邹城市正在建设的济宁首个农村物流园区,从“城区物流分拨中心、乡镇物流中心、农村物流网点”三级物流框架中寻找答案。
“田埂上卖粮,心里不慌”
张庄镇是邹城最大的地瓜种植地,所产地瓜产量高、品质好,可收获时却往往犯难,卖不上好价钱。这是出于什么原因呢?
3月22日,张庄镇王营村的郑连雨算了一笔账:过去,没有车辆运送鲜地瓜,如挖地窖存放,一挖就得10多天,成本最少500元。而且,掌控不好温度和湿度,地瓜容易烂,一年损失个百把块钱是常事;要是不用地窖,就得把地瓜擦成地瓜干,遇上好天才能把地瓜晾透,要是遇上下雨天,这一年基本就白忙活。
其实,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尤其在像张庄镇这样的山区乡镇,农产品没法及时运出去,是众多农户的一大心病。
“农村物流网点设到村里后,这种状况终于改变了。”郑连雨乐呵呵地说,“田埂上卖粮、心里不慌。现在地瓜是直接从地里收,提前联系好的车辆就在田边等着,还为我们省了工夫。”
“作为全省农村交通物流的第三批试点,邹城市现在已经建成了"城区物流分拨中心、乡镇物流中心、农村物流网点"的三级物流框架,货物从市里到乡镇再到村里,一路畅通无阻。”邹城市交通运输局运管科科长孟庆珠告诉记者,为方便农民收货、发货,他们将农村物流点设置在人口聚集较多的超市、集市、粮油店等处,每个网点都配备了专线电话,能够有效地实现供需对接。
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还结合“万村千乡”工程,积极与邮政、供销、农资等部门合作,在乡镇交管所设立三农服务站、便民服务站、邮政物流直营点和县镇物流集散中心,开展农资、农药、良种、农村日常消费品的补货配送,将商品直接配送到农民家中,建立起运转高效、便民利民的农资配送体系,有效提高了农村物流网络覆盖面和连通度。
欲打销路,先通“信息路”
“去年年底,北京名优特展销中心看上了咱们的土特产,组织团购了石墨粉、红枣、花生等4种农产品,每种500件。对刚走上正轨没多久的企业来说,这可是桩大买卖,最后却因为找不到合适的物流把事情办砸了。”提起那次惨痛的经历,济宁十八趟绿色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远至今深感遗憾,在他看来,物流信息的不畅就像一张无形的大手,遮住了“土特绿”品牌的出头天。
“如果我们自己出车把这批货送去北京,四辆车往返成本六七千元,这利润空间就得大大压缩了。”张明远告诉记者,从邹城返回北京的货车是他们运输货物的最好的选择,“回头车”收费较低,送同样的货物最多只花三千元。可这种车怎么找?他们却一直没找到好法子。
一边是找不到回头车的企业,另一边是等着拉点活抓紧赶回去的回头车司机。据了解,为了不空车返程,很多拉货到邹城的司机经常一住就是三四天,就图拉上点货、补贴油钱。可信息的不畅,使“情投意合”的两方一直没能实现良好的对接。
“后来才知道"邹城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早就搭建起来了,只要通过平台发布信息,各种物流就会自己找上门,我们算是吃了后知后觉的亏啊。”如今,只要涉及长途、大宗运输,张明远就会主动上物流平台找车了。从过去找不到,到现在随便选,企业不仅省下了大把的运输费,更节省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做企业,必须逾越城乡间的信息差距,否则很难做大、做强。下一步,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和物流园区的建成,我决定不再用自己的车和仓库了,借鉴大企业的经验,零库存、零送货。”张明远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这样,我们就可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新产品开发和打造品牌上,把咱们的土特产生意做精做细。”
仓储配套满足个性化需求
“原来最头疼的是缺仓库,由于物流站场的设施相对落后,一些种植蔬菜、瓜果的农户找不到成规模的冷库进行储存。”邹城交通运输公司总经理孙传旺介绍说,济宁市第一个集货物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农村交通物流园区正在邹城建设中,该园区占地164亩,可满足全市百余家配站经营和300部货车停放需求。
在园区施工现场看到,一排排标准化的仓库鳞次栉比,外观看上去大同小异的仓库却有着不同的“内核”,粮食、蔬菜、农用物资等各有各的专用仓库,进行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满足个性化的多方需求。
“物流服务也要走个性化路子。农村交通物流要吸引更多人参与才有发展空间,所以,我们正想尽办法让相关服务更细致和贴心。”邹城市交通运输局客运管理站站长刘远征说。据了解,邹城交通部门会给通过资质审核的物流车辆发放该绿色标示,挂牌车辆在邹城境内可免于交通审查。这就像为农村物流提供了一条“绿色通道”,确保货物准时送达。
“现在别说在邹城了,车子开到北京都没人查了,人家觉得有这个牌子就是安全运输的保证。”尝到甜头的张明远说,这种服务除了是一种帮扶外,更是一种鞭策,“现在,很多运输司机因为挂牌增强了责任意识,小小一个牌子发挥的作用可不小呢。”
虽然个性化的设计拉近了农村物流和农户、农企的心,但依然有很多人不买账。“很多小规模种植的农民精打细算惯了,一听说利用信息平台找车要花钱就不愿了,老思想至今没扭过来。”孟庆珠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增加网点,方便农户就近查询农产品信息,加快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辐射能力强的农村现代物流枢纽和配送中心,让农户切实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