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网 浏览次数:590 日期:2016-01-23 11:41:06
无锡获年度畅通桂冠
据“高德地图”分析,无锡全天24小时不堵车,即便在上下班的高峰时间驾车出行,平均车速也达到32.43公里/小时,每小时约比北京能多走10公里。无锡通勤高峰最拥堵时刻与广州和北京晚上8点的程度相当,是当之无愧的最畅通之城。
国内城市众多,“高德地图”选出的45个城市对于规模、经济体量、人口数量、机动车保有量都有一定要求。45个城市中既有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也有常州、宁波、南通这样的中小城市。如果说大城市的拥堵众所周知令人咋舌,他们“拼”的是“堵城”排名,那么在一些规模不大的城市中,无锡在“畅通”上能够脱颖而出,表现就相当亮眼了。其实,在去年“高德地图”发布的2015第二季度交通分析报告中,无锡就已经露了一次脸,这次年度报告中,通过各种大数据的比较,无锡夺得了最畅通之城的美誉。
分析
无锡为什么没有其他城市的拥堵▲城市框架拉大
一个城市的交通畅通与否关系到很多因素,从城市规划上看,无锡是超前布局的。市民们现在正享受着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城市规划带来的成果。早前,无锡的建成区只有不足100平方公里,老无锡人眼中的市中心热闹地段,主要是解放环路以内的区域。而目前据官方统计,无锡市区建成区面积就达330多平方公里。近年来相继发展建设了蠡湖新城、太湖新城、锡东新城、惠山新城等。随着向“南拓、北展、东联、西优”的布局,无锡的城市规模得到了优化和提升。
城市框架拉大后,道路增加,交通疏散能力得到提高。与此同时,近年来无锡工业区位置调整,商业布局不再集中于中心城区,很多单位搬入新城,很多市民上下班不再需要一股脑往中心城区涌。
▲路网建设给力
快速内环出现以前,曾有人提出疑义,觉得无锡这样的小城市不需要建快速路。但无锡人私家车的发展显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无锡人穿城而过的活动量不容小视,每天早晚高峰高架路上的车河风景体现出快速内环的高使用率和高实用性。无锡之前也有很多主干道,内环把这些道路串联起来,市民的通行更加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快速内环对城区建立起了一个保护圈,通过内环的疏导疏散,很多跨区域通行的过境车辆可以避免在城区集中通过。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叠加式的过境性交通,大大分散了城区交通压力,保护内环以内区域的到达性交通少受干扰。
同时,近年来城市骨架道路日益优化完善。西环线、东安路、锡虞路、具区路、五湖大道纷纷建成,锡城各个区域之间的道路连通更加密切,地面通行有更多选择。比如早前市民从市中心往太湖新城走,只有老的苏锡路可以选择,现在除了这条华丽转身的贡湖大道外,市民通过南湖大道、五湖大道也都能前往太湖新城。
▲工程建设空当期
2015年无锡恰逢一个大工程空当期。地铁1号线和2号线已经完工通车,城区结束了前几年地铁施工带来的围城阵痛,市民开始享受轨道交通带来的方便和畅快。像家住东亭的刘阿姨去梅园开原寺烧香,不用再乘坐公交车兜兜转转,乘地铁就能直线到达。市民小姚和家人一起去河埒口万达广场吃饭的时候,也会把汽车停在小区里,选择乘坐地铁前往。暂时没有大型工程,所以城市交通也比较平稳。
▲交通管理出组合拳
道路系统类似于人类的血液系统,快速路、主干路相当于主动脉,次干路、支路相当于毛细血管。如果毛细血管拥堵,那么就会波及蔓延到主动脉,反之,疏通路微循环,可以显著增强路网的承载能力。目前,交警部门已对18处区域、32条支路及背街小巷进行了疏导。这些城市支路和背街小巷存在“先天不足”,且多位于老城区,配套设施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常见问题就是行车难、停车难、秩序混乱。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整合道路资源,根据实际路况,将一些宽度不够的道路设置为单向通行,根据周边市民的停车需求,并设置了便民错时停车位6000多个。
另外,一些路口实行了智能管理。目前市区有10个智能可变导向车道,可根据潮汐车流变化灵活调整。比如在贡湖大道金石路路口往南方向,上班高峰的时候,靠左第二条车道会通过屏幕箭头提前显示是直行车道,到了平峰时段,这条车道有时会变成左转车道。同时,目前市区有92个路段实施了“绿波带”,一共覆盖339个灯控路口。例如运河西路,是无锡一条较老的主干道,通过交通工程改造渠化后,这条路现在有6个车道,并且实行双向绿波管理,给市民在市区的长距离出行提供了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