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723 日期:2013-09-10 06:45:12
商贸流通行业是我国市场化改革较早、较快、较深入的行业,相关行政管理体制也历经多次调整,但从对全国12个省市众多部门和商贸流通企业的调研来看,我国商贸业管理模式仍明显滞后于市场发育程度。新形势下,亟待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为流通业转型升级创造有利的“软环境”。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为适应商贸发展需要,从物资部与商业部,到国内贸易部、国家经贸委,再到2003年成立商务部,我国商贸管理机构历经多次改革。但调研发现,管理模式在三个方面有待重新定位。
一是应区别对待商贸流通业中竞争性领域和公益性领域,在公益性领域“管好该管的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流通逐步放开,激活了市场,但倾向于“放开不管”的管理模式也让许多公益性、民生性投资严重不足。比如,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绝大多数的批发市场为私有模式,导致农产品流通的价格调控、质量监督能力不强,民怨不断。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继远、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等众多人士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应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在民生领域促进公益性、准公益性市场主体成长。投资方向可主要集中具有公益性质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具有公益性质的重要商品储备设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等领域。
二是应充分认识规划尤其是商业网点规划在流通产业和城市发展中的突出作用,提高规划水平和执行力,引导流通业合理布局、科学发展。多个省市的商务部门、商贸企业反映,由于缺乏规划执行力,无序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难以遏制,中心商业区网点“门对门、店碰店”,新建小区却“开店无门”“走几里路都见不着个卖菜的”。
吉林省流通业发展处处长李山峰、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中贸研究部梅新育等人认为,应让商业网点规划真正“从挂在墙上到落在地上”,限制中心商业区恶性竞争的同时,应该按照“规划先行、政府引导、政策保障”的原则加快社区商业网点合理布局,方便群众生活。
三是应着力强化政府在流通业发展中的平台功能,深化公共服务改善流通环境,建立促进流通业发展的长效机制。调研发现,一些地方对流通工作的促进“除了工程找不到抓手”,过于依赖这些短期性、过渡性、阶段性的工程和活动,忽略了平台的搭建和环境的营造,税费繁多、偏重的“非国民待遇”环境有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