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658 日期:2013-08-24 06:29:44
银行转型,必谈小微。
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上年。利率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小微信贷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追逐的对象。
银监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全银行业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贷款)达到16.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1.2%。
但在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看来,目前的小微信贷业务模式还是主要依赖传统的抵押物、担保授信,而更多地实现信用贷款才是“小微金融服务”应有之道。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今年以来,华夏银行在全行全面推行“平台金融”的模式,即以华夏银行自主研发的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对接核心企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市场商圈、电商等平台客户的财务管理或销售管理系统、电子交易平台,真正掌握平台客户与上下游客户日常交易中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信息,并为此提供在线融资、现金管理、跨行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等服务。由于掌握了真实贸易背景,加之平台客户的合作支持,众多小企业客户直接拿到了信用贷款。
解决信息不对称难题
截至2013年7月末,华夏银行“平台金融”上线运行的平台客户达到169个,服务小微企业客户超过6千户。1-7月份累计发放接近1.2万笔,平均每笔发放金额22万元左右,累计还款接近1.7万笔,平均每笔还款金额11万元左右。超过85%的贷款期限在三个月内,每笔贷款的平均使用实际时间在52天。
“中小企业信贷部成立之初,华夏银行小微金融的定位就是‘烧饼上找芝麻’。如果把一个个平台客户比喻成烧饼,那么聚集在周边的小企业就是芝麻。”卢小群谈及“平台金融”的由来。
在“平台金融”推出之前,华夏银行已经围绕商会、协会等平台进行了一些小微金融产品的探索。包括供应链金融、联保联贷等。这也是近几年,不少银行相继推出的创新性小微企业服务模式。
“但回过头来看,实际上这些产品本质还是依赖传统的抵押、担保来控制风险,没有解决小微企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并没有真正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卢小群如此评价目前市场上的小微金融模式。
现实中,小微企业一般缺乏合格的“硬信息”,如财务报表、抵押担保以及信用记录等;而小微企业的“软信息”,如与其他客户的交易状况、信用状况等,从小微企业自身也很难直接获得。这就导致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很难判断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
曾经担任华夏银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的卢小群于是想到利用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技术的对接融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因为在电商里面是可以掌握“三流”的: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之后,华夏银行小企业服务团队历时三年自主研发出资金支付管理系统,构成了“平台金融”的核心技术平台。
“平台金融”即是以银行自主研发的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对接到平台客户的财务或销售管理系统,真正掌握平台客户与上下游客户的日常经营交易信息,并将银行金融服务嵌入到这些经营交易的全过程,提供在线融资、现金管理、跨行支付、资金结算、资金监管等服务。
但正是因为“平台金融”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掌握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因此所有的融资必须建立在真实交易的基础上。
据了解, 目前,“平台金融”业务模式已经服务于供应链、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市场商圈、电商、物流平台等众多平台领域。
为了在银行与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平台客户之间建立起专业、高效的连接路径,华夏银行引入了专业的第三方技术力量完成银行与企业之间
的IT系统对接。相当于一个技术中介,实现银行系统与企业系统之间的“个性化”对接。
很多第三方技术机构往往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平台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其体系内的小企业自然也可能成为华夏银行“平台金融”的潜在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