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883 日期:2013-08-09 06:35:19
京东物流平台开放计划正随着京东IPO(首次公开募股)的临近提速进行。
近日,京东宣布其物流官网上线,这意味着京东物流平台正式对第三方商家及合作伙伴开放。
一名京东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京东物流开放计划为,面向供应商、第三方卖家提供一站式的仓储、配送、售后、客服等物流服务,为第三方合作伙伴打通“存储—下订单—配送—售后”的端到端服务。
京东大物流研发部总监陈伟告诉记者,京东将采取多渠道并行的策略进行物流开放,在此策略下,京东将把商户分为经销商和厂商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仓储策略。目前,京东协同仓数量已超30个。
而京东的物流开放与京东自营物流一样也提供多项选择。一是,商品入库到配送,二是商品无需入库,只是发货到京东分拣中心,由京东配送。
电商分析人士李成东认为,京东物流开放的基础是建立于京东自营物流基础之上的冗余开放。来自京东方面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京东日订单量已达100万单,而京东快递每日承接的外部包裹量已超过10万单。也就是说,京东物流的冗余能力在10%以上。而京东方面透露,未来京东有60%的仓储物流能力将服务于合作者,这将得益于京东亚洲一号仓储基地的完工。
而这也得益于京东的发展策略。为了与淘宝形成差异化竞争,2009年,京东率先把供应链的完整用户体验作为企业核心的商业竞争力,并在获得高额融资后,大举投资物流。而此时淘宝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信息流和支付上。2010年9月,京东已获得快递牌照。截至目前,京东已在全国拥有6大物流中心,覆盖1188个区县。
万擎咨询CEO鲁振旺认为,京东的物流开放主要还是针对自身的开放平台卖家,属于京东开放平台战略的一部分。
在近日京东的开放平台大会上,京东商城[微博]CEO刘强东公开表示,如果没有开放平台,京东过去几百亿的投资将打水漂,开放平台也是京东必须做好的业务。而未来,京东将以自营、开放平台为双核心,走两种模式、多种服务的全产业链之路。
京东涉足开放平台的逻辑在于自营经济的规模增长瓶颈。从2007年到2011年,京东的营收增长率分别为350%、266.67%、203.03%、155%、105%,呈下滑趋势。自营经济的增长模式主要依赖于品类和地域的扩张,但一家企业不可能擅长所有品类,而地域扩张也受限于整个国民经济和基础设施的发展。因此,开放平台业务势在必行。
李成东认为,目前京东的开放平台不超过400亿元的规模,假设按照平均15%的物流费,就有价值60亿元左右的市场,而随着开放平台规模的增大,其物流开放平台的商业价值也不断增强。
不过,京东在物流开放平台的定价上却面临着争议。京东官方资料显示,北京同城2KG以内的包裹配送费为12元,每加重1KG,费用将提升2元;而异地配送,以上海到北京为例,2KG以内的配送费为24元。但“四通一达”的配送费平均只为京东的一半。
对此,李成东认为,京东的物流开放平台费用比“四通一达”高,但比EMS、顺丰[微博]低。京东的定价策略是将顺丰作为第三方卖家的服务替代选择,这有同类服务质量的竞争考虑和自身成本的因素。
按照京东6.6%的配送费用率、350元的平均客单价计算,京东平均每单的配送成本为23元。按常理粗略来看,至少在起步阶段,京东并不能从物流开放上获取更多利润。
不过,京东的物流开放,却能在京东IPO之前,给投资者带来较大的想象空间。以亚马逊[微博]为例,在IPO之后,为了保持大规模增长,亚马逊大笔投资物流建设,这也使得在一段时间内亚马逊的仓储费用率不断升高。为了保证成本结构不再失控,亚马逊通过开放物流平台(FBA),来提升物流基础设施利用率,并优化供应链信息化手段,来加快周转速度。与此同时,亚马逊也不断深耕开放平台业务(Market Place),Market Place和FBA两大业务也逐渐拉升了亚马逊的整体毛利率。目前,Market Place占亚马逊整体收入的30%,而京东开放平台占整体交易规模的20%。
也许,京东在开放平台业务以及物流开放平台的投入,也是在寻找一条适合国内的亚马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