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786 日期:2012-12-14 13:41:46
郑州所发生的两起农民工死亡事件,深刻地揭示出现行救助机制的多种疏漏。这意味着,现行救助制度难以应对现实变化和社会需求,有必要作出某种改变。
据报道,12月12日晚,郑州市解放路与二马路交叉口,一中年男子靠在电线杆上离开了人世。据目击者介绍,该男子在附近马路边坐了三天三夜,一名环卫工曾试图救助他,但遭到了他的拒绝。这是半个月来,郑州市发生的第二起农民工死亡事件。(12月13日《大河报》)
11月30日,农民工刘红卫在生病露宿立交桥下20多天后不幸死亡,该消息震动了整个社会。人们在反思城市救助制度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城市角落里那些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但令人痛心且不解的是,就在郑州各部门反省救助工作的“纰漏和不足”的时候,在郑州市民政局开展以救助露宿者为主要内容的“关爱救助联合行动”时,农民工死于街头现象却再次发生。这一刺痛人心的事件再次把公众的眼光拉回到郑州街头,拉回到大桥下那些底层劳动者身上。
州解放路与二马路交叉口是一处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很多外来务工者白天在这里等候工作机会,晚上就住在附近的立交桥下。虽然他们不是流浪乞讨人员,但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始终处在某种边缘状态。一旦遇到生病、受伤和长期无工作等情况,这些人就有可能陷入困境。从两名死亡农民工的经历看,虽然他们也曾受到相关部门和好心人的帮助,但当地民政救助机构的救助却明显不足。首先,相关部门对城市中长期存在的露宿现象重视不够,未对困难群体开展主动和积极的救助,对伤病农民工缺乏觉察。其次是救助工作未能做到有效覆盖,农民工遇到困难时,要么不知道向谁求助,要么就是打不通电话。三是救助工作未与医疗急救工作形成互动机制,不能针对特殊情况作出灵敏响应。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郑州市救助部门在此前已经发生农民工冻死事件后,并未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郑州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士竟然表示,该站对媒体所说的“救助工作存在纰漏和不足”只是表达一种“谦虚的态度”,实际上他们并不存在渎职问题。12日再次发生的农民工死亡事件,无疑是对该机构的最为沉痛和有力的反驳。倘若不存在渎职问题,为什么同样的悲剧会再次发生,而且是在同一个城市、以同一种方式?
不能不指出的是,农民工死于街头,并非民政部门和救助机构一家的责任。当地劳动部门对劳务市场的管理不到位,服务尤其欠缺,令外来务工者处于一种靠天吃饭、朝不保夕的境地。不确定的工作机会就像“诱饵”一样吸引着农民工留在城市,却又无法为他们提供起码的生活保障。而当地政府在帮助农民工就业、救助生活无着人员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也缺乏周密的统筹安排,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责任追究制度。
农民工来到城市,本来是要寻找更好的生活,没想到却被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沟壑所吞噬。郑州所发生的两起农民工死亡事件,深刻地揭示出现行救助机制的多种疏漏。一方面,政府救助机构责任不到位、覆盖能力差,另一方面,救助工作也没有形成严格的程序规则。与此同时,在很多大中城市里,民间救助机构则完全没有发育,无法与政府救助形成合力。这意味着,现行救助制度难以应对现实变化和社会需求,有必要作出某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