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无锡物流网 发布:无锡物流网 浏览次数:837 日期:2015-01-23 07:05:33
2014年12月,杭州施必达公司与国家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联姻”三年整。这一缔结,造就了这家小物流公司的“豪门梦”。
在总经理倪然看来,接入平台不仅让他紧紧地“粘住”了老客户,源源不断地“收获”了新客户,也在浙江医药物流市场站稳了脚跟。
在物流这部庞大机器中,运输、储存、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是流水线上每一个不可或缺的零部件,物流企业间信息交换难、企业经营成本高和供求信息不对称等瓶颈一直制约着物流业发展,如同一个个孤岛,无法联通发挥集聚效应。
平台的出现,用1秒钟解决了这个难题。
它如一剂催化,以破竹之势,消弭了沟通边界。
接入平台的几年间,全国首家B2B医药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额完成从2亿元到22亿元的裂变;哈尔滨飞扬物流软件也从产值不过几十万元的小公司演变成上百人的团队,全国十几个分支机构、物流行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技企业;就连六部委联合向全国推荐的样板“传化公路港”,也借助信息平台搭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加速了扩张的脚步,完成一个个创富梦想。
2014年7月,平台迎来里程碑事件:《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互联共享标准(2014)》正式对外发布,基础标准、平台互联与交换标准、应用与服务规范、标准升级维护管理规范以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五项内容同时确定。
一个标准,如同支点,却撬动了整个物流行业。它就像是金字塔的塔基,让每一块石头不仅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还各自紧密相连,撑起了整座金字塔,完成了筑梦构架。
平台将“盘子”渐渐延伸至全国大多数省份,部署浙江、黑龙江、河南、福建、湖南、安徽等省共9个交换服务器,基于《标准》已开发和改造了32个物流标准软件。
截至2014年底,使用该平台物流管理软件的企业已超过1万家,依托平台实现互联的企业已近30万家,企业通过平台实现业务单据交换量已累计超过8亿条,日交换量最高可达200万条。
随着接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用户对平台的功能需求也不断呈现多元化、多样化。
而平台的发展也是以裂变的速度不断进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纲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国家级行业管理系统建设方案》、《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建设指南》三大纲领文件的确立,奠定了“金字塔”坚实的框架。
2014年,国内9家物流企业与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
2014年,平台NEAL-NET秘书处(国际项目建设部)完成中日韩三国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建设、三国港口物流信息共享标准的发布,实现中日韩三国17个港口的互联互通。
2014年,平台建设还被列入国务院《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获三位副总理重要批示。
这不仅关系到综合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的通达完善,也逐步奠定了中国在东北亚物流信息化方面的话语权,一张跨境物流信息网络布局已经上升至战略高度。不久的将来,出口新加坡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货物也能实现可视化。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传统货运业面临的冲击就是随之而来的骨牌效应。传统的运输业已远远不适应互联时代经济的发展状况,转型迫在眉睫。
借助平台构建起的一张“无形的网”,敢为人先的浙江人,让它带领物流业在新时期冲破桎梏,也让国民经济的血脉流得更畅通。
在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郭剑彪眼里,通过引导、扶持、支持和培育,形成以物流园区为基础,物流信息平台为支撑,技术标准为手段,龙头企业为示范,全程物流为方向的全省交通物流体系。
2007年,浙江果断地提出了“大物流”及信息化战略布局——平台建设。这在全国,尚属首次。
依托有形和无形的两张网,浙江的物流梦有了更强大的内燃动力,浙江又接连创造了几个“第一”:率先全国建设物流公共基础网络;出台全国首个省域交通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全国首个部省共建试点示范省份;浙江的A级物流园、物流企业数量占全国首位。
经过多年的建设,浙江的物流版图大气已成。
小至一瓶红酒,大到万吨集装箱,都可窥见现代化物流对经济格局的改变。
2014年,包括宁波港集装箱运输公司在内,我省部省甩挂运输试点已达到23个,全面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转型升级,促进节能减排和生态交通建设。
同时,枢纽站场也有序推进,龙头企业培育全面开花,全省58个部省共建物流园区及省市重点物流基地建设齐头并进,59家龙头物流企业造出浙江大物流磅礴气势。6个中小物流企业网络联盟试点成为全国领先项目。
在浙江大地上,互联时代的物流筑梦进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