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 发布:无锡物流 浏览次数:1136 日期:2012-07-02 13:08:30
网络上近来疯传两张图片。第一张是女航天员刘洋的家人目不转睛看直播。第二张的镜头拉长了,还是这一家人看电视,但周围密密麻麻挤满架着长枪短炮的记者。回过头看一家人的表情,就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 7月2日出刊的财新《新世纪》周刊封面报道“高铁国产化幻觉”,也让人有类似感受。 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和麾下张曙光“落马”已有时日,二人贪腐证据确凿。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人对刘、张二人抱有某种惋惜,认为他们确实是官场上不多见的能吏。而刘、张当年集中国内力量与外资谈判时表现出的能力与魄力亦广受激赏,日本人加藤嘉一曾撰文“刘志军的高铁遗产”提及此事。 然而,对这些终将写入历史的人物与事件,再拉远些细看,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张曙光当年在谈判中能够迫使德国人降价,个人能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仰仗他掌握了成百上千亿元的订单,而这些订单的背后,是刘志军强行启动的高铁大市场。这在全世界都很难再现。 但中国要不要发展一个这么大的高铁市场呢?对这个问题,财新《新世纪》周刊在去年的“高铁通向何方”一文中已经做了详细的解答。 现在,我们的问题是:中国该不该在高铁上以市场换技术?答案仍然是否定的。中国原本有机会慢慢发展自己的高铁技术,并在审慎的原则下以经济合理性为前提展开高铁建设,但当二者合而为一,“高铁大跃进”就势不可挡了。